2010年1月19日宿州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
市長 吳旭軍
各位代表:
現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大會報告工作,請予審議,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。
一、2009年工作回顧
2009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在挑戰中發展、在困難中前進的一年。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,全市人民在中共宿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,緊緊圍繞“雙千億、雙翻番”的奮斗目標,全面實施三大戰略,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,全力做好保增長、保民生、保穩定的各項工作,圓滿實現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。初步統計,全市生產總值完成560億元,增長13%左右,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,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28.6:34.4:37。財政收入32.6億元,增長18.6%;固定資產投資295億元,增長40%以上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億元,增長18.6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4100元,分別增長10%、12%。
一年來,我們重點做了六個方面的工作:
一是有效應對危機,保增長成效顯著。針對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局面,我們見事早、行動快、措施準,出臺一系列保增長的政策措施,促進了全市經濟的企暖回升。一年中,我們始終把保企業作為保增長的重中之重,加大企業幫扶力度,提升要素保障能力。深入開展“四企”活動,優化企業發展環境。積極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,取消或減免涉企收費35個大項、70個子項。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基金,注資1.6億元成立中小企業投資擔保公司,舉辦多場銀企對接活動,全年發放各類貸款196億元,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授信12.8億元,發行企業債券8億元,在關鍵時刻提振了企業信心。我們把擴投資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,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機遇,爭取中央國債項目641個、資金6億元,帶動社會投資22億元。深化項目提速行動和“項目建設年”活動,實行市四大班子負責同志聯系重大項目制度,加強項目跟蹤調度,錢營孜煤礦、京田機械、電光冶金、匯源果汁、南虹紡織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,一批輸變電工程投入運行,京滬高鐵、泗許高速、中元化肥、正鑫水泥等項目進展順利,宿淮鐵路、百麗鞋業、天瑞水泥等項目開工建設。我們把促消費作為保增長的切入點,實施家電、農機、汽車、摩托車下鄉工程,農村消費增速八年來首次高于城市;及時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,房地產業剛性需求加速釋放,全市新開工面積354萬平方米,竣工240萬平方米。
二是擴張工業總量,產業結構不斷優化。全面啟動工業五年擴張計劃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0億元,增長26%以上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707家,其中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03家,新增22家。工業投資完成115億元,增長36.5%。工業用電量增長10.5%,占全社會用電量的55%。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220%,創歷史最好水平。與央企開展對接,簽約項目總投資達184億元。加快推進自主創新,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、創新型企業1家、試點企業3家、省高新技術產品9項,載銀活性碳纖維氈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,埇橋區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(區)稱號。出臺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,建成各類創業基地18個,其中省級基地12個。大力推進名牌戰略,梨苑牌精梳棉紗等6個產品獲省名牌產品稱號,新錦豐“味之家”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。強力開展環保風暴行動,集中整治各類污染源,強行關閉一批污染嚴重的小企業,奎河等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初顯成效,市、縣污水處理管網建設加快,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節能降耗目標基本完成。
三是強化農業基礎地位,農村經濟較快發展。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,發放各類涉農補貼9.7億元。奮力奪取抗旱保苗的全面勝利,深入推進小麥高產攻關和玉米振興計劃,糧食連續六年豐收,總產達380萬噸。組織實施“千區萬場”規?;七M工程,畜牧業規模養殖比重提高6個百分點,泗縣躋身全國生豬調出大縣。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,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151億元,增長14%,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完成營銷收入178億元,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總數突破千家,蕭縣成為全國小麥加工業示范基地,泗縣被命名為中國山芋之鄉,埇橋區連續榮獲全國產糧產油大縣(區)稱號。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,治理易澇農田168萬畝,完成岳莊壩水庫建設及26座小水庫除險加固,靈璧、蕭縣被列為全國小農水建設重點縣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,農業綜合開發穩步推進,全面完成廣播電視“村村通”工程建設任務,建成農村公路“村村通”工程938公里,新增造林8.7萬畝、農村沼氣用戶6042戶,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38處,解決2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。培訓新型農民4.7萬人,勞務輸出穩定在140萬人。深化農村綜合改革,獸醫管理體制改革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村莊整治全面推進,林權登記發證任務基本完成。新農村建設“百村十鎮”示范工程取得新進展??h域經濟在結構調整中快速發展,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%。鄉鎮經濟不斷壯大,財政收入過千萬元鄉鎮達到12個。
四是加速城鎮擴容,城鄉建設穩步推進。相繼完成中心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評估報告、功能片區及職教園區建設規劃編制。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,“六路一橋一館”全面建成,兩大醫院綜合樓主體竣工,三角洲生態公園、家樂福世紀廣場、華夏世貿廣場進展順利,新增綠地92萬平方米,綠化覆蓋率達36%,城市品位顯著提升。集中開展城市綜合整治,市容市貌進一步改觀。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,完成小街小巷改造21條。擴大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面,新建廉租房面積近19萬平方米。各縣縣城建設步伐加快,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,新區開發進展順利,副中心地位和功能不斷提升。小城鎮規劃體系基本完成,集聚功能不斷增強。與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“數字宿州”與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。
五是深化改革開放,發展活力明顯增強。深化部門預算、政府采購、國庫集中支付和“收支兩條線”制度改革,公共財政支出管理制度逐步完善。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穩步推進。市政府機構改革、事業單位改革進展順利,工商系統市場辦管脫鉤、國土資源基層站所改革任務全面完成。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站全部取消。加快地方金融體系建設,泗縣農村合作銀行成功組建,6家小額貸款公司獲準籌建,農村信用社央行專項票據兌付工作全部完畢,我市被列為全省唯一的全國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試點市。深入實施招商突破行動,堅持領導帶頭招商,統籌推進產業招商、專業招商和集中招商,實際到位內資220億元,增長40%,位居皖北六市第一;實際利用外資1.1億美元,增長41%。成功舉辦第五屆黃淮海地區農博會和第四屆國際腐蝕控制大會,展示了宿州良好形象。與馬鞍山市開展結對合作,達成多項合作意向。加快各類開發區建設,宿州經濟開發區基礎建設不斷完善,縣區開發區產業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,28個新型鄉村工業園區和工業集聚區初具規模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8400萬美元。
六是堅持民生優先,社會建設步伐加快。大力實施28項民生工程,投入各類資金18.8億元,惠及500多萬城鄉居民。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.6萬個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1%以內。擴大社會保險征繳面,實行市級集中征繳,五大險種參保人數增長5.3%。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,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458.6萬人,住院實際補償比居全省第二。城市低保社會化發放實現全覆蓋,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1000元,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25%以上。繼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,免收81萬中小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費,免費提供中小學教科書資金1.1億元,宿州二中新校區建成使用。組建了宿州技師學院。文化建設精彩紛呈,慶祝建市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和百戲進百鄉深受好評,鄉鎮文化站、農家書屋等加快推進。競技體育再創佳績,在十一屆全運會上獲得金銀牌各1枚。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,組織開展百團萬人游皖北和宿州人游宿州活動,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獲得正式命名。計生基層基礎工作全面加強,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,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考評在皖北地區保持領先。繼續實行開門接訪、帶案下訪,信訪秩序進一步好轉。安全生產監管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明顯加強,質量和安全年活動扎實有效,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深入實施?!拔逦濉逼辗ㄓ行蛲七M。組織開展嚴打整治百日會戰、社會治安集中整治等專項斗爭,順利完成國慶60周年安保任務,人民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。靈璧縣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。民族宗教和諧局面繼續鞏固,碭山縣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。全力保障空降機動萬人千車在宿集結演練,國防動員、人防和雙擁工作取得新進步。殘疾人、老年人和婦女兒童權益得到保護,人事人才、紅十字、編制、審計、統計、物價、供銷、扶貧開發、生產救災、防震減災、煙草、氣象、檔案、外宣、對臺、地方志等工作均有新進展。
過去一年,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。全市上下眾志成城、共克時艱,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考驗,各級政府的施政水平和領導能力,在應對挑戰抓“三?!敝械玫竭M一步提升。圍繞建設開放型、服務型、法治型和廉政型政府,進一步規范政府工作程序。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、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,注意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,按期辦結人大議案3件、代表建議126件、政協委員提案304件。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、鞏固“四民”成果活動,組織“百個科室萬人評”,促進了機關作風轉變。進一步密切與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系。大力推進依法行政,全面推行政務公開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進一步清理市級行政審批事項,取消19項,下放到縣區33項,審批時限平均縮短11個工作日。扎實開展“小金庫”治理工作,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,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不斷加強。
各位代表,在宏觀環境極其復雜的條件下,我們取得了超過預期的發展成績,向新中國60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。這主要得益于市委的堅強領導,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奮力拼搏,得益于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,向各民主黨派、工商聯和人民團體,向駐宿解放軍、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,致以崇高的敬意!向關心、支持宿州發展的中央、省駐宿單位和海內外友好人士,向在我市創業的投資者、建設者,表示衷心的感謝!
各位代表,在看到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,盡管我市經濟增速已連續四年穩定在兩位數區間,但在省內人口總量靠前、經濟總量居中、人均指標靠后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;盡管三次產業結構已實現歷史性轉折,但產業層次不高、過度依賴資源型產業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。同時,經濟效益不高,發展后勁不足,財政保障能力不強等問題依然突出,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解放不夠、發展氛圍不濃、工作作風不實、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。面對當前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態勢,面對全市上下求富思變的強烈期盼,我們必須萬眾一心、開拓奮進,努力開創宿州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!
二、2010年工作總體要求
今年是全面完成“十一五”規劃目標,銜接“十二五”發展的關鍵之年。綜觀大勢,全球經濟呈回升態勢,我國繼續處在發展的戰略機遇期,中央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,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,導向更加鮮明,重點更加突出,措施更加具體,總體有利于我市發揮后發優勢,搶抓經濟回暖的發展機遇。就我市自身而言,經過多年積累,正跨入工業化、城鎮化加速推進的新階段,邁上持續較快發展的新平臺。更為重要的是,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,各級干部應對復雜局面、謀劃發展的能力更加成熟,干事創業、奮發圖強的斗志更加旺盛,完全有條件把握新機遇、迎接新挑戰、取得新成績。但當前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、不平衡,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、不可預料因素還很多。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當前宏觀形勢,進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與智慧,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,堅持加快發展不懈怠,堅持和諧發展不折騰,努力加速崛起步伐。
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: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緊緊圍繞“雙千億、雙翻番”的奮斗目標,以擴大投資、調整結構為主線,大力實施工業擴張、農業提升和城鎮擴容戰略,加快“兩區兩園”建設,加速壯大經濟總量,積極培育新興產業,加快推進改革開放,更加注重改善民生,促進社會穩定和諧,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。
主要目標是: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%以上;財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長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%以上;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到位資金分別增長30%;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%;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10%;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‰以內;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5%以內;單位生產總值能耗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省控目標。
在具體工作中,應著力把握以下幾點:一要堅持好中求快。唯有保持較快發展速度,才能贏得發展先機,這是順勢而為的必然選擇,是刻不容緩的歷史使命。我們一定要順應千帆競發的時代大潮,呼應百舸爭流的發展大勢,快跑而不小跑,快進而不小進,盡快使經濟實力大起來、綜合競爭力強起來。二要善于趨利避害。政策因時而調、因勢而變。我們一定要提高敏銳度、增強應變力,適時而動、因勢利導,集眾人之智,合眾人之力,在結合上做文章,在創造上下功夫,力求少走彎路。三要務求干字當頭。機遇稍縱即逝。今天的宿州,既等不得,更耽誤不得,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,我們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,按照認準的道路走下去,遵循既定的目標干下去,真抓實干,少說多干,埋頭苦干,譜寫發展的新篇章。四要謹記以人為本。突出發展的普惠性和公共服務的均等性,把經濟增長的成效充分體現到民生改善上來,辦成一批順民心、合民意的好事實事,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,進一步凝聚力量,促進和諧。
三、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
立足發展第一要務,堅持增投入、調結構、擴內需、強基礎,著力做好六項重點工作。
(一)千方百計加速經濟回升。把擴大投資和刺激消費結合起來,把促進即期增長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,鞏固當前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。
堅定不移擴大投資。把握國家投資導向,狠抓項目推進,繼續以“三鐵三高三路兩河”和“五煤五電”為抓手,逐一制定推進方案,促進項目建設再有新突破。大力推進在建項目,力促百麗鞋業、雨潤食品、天瑞水泥、戈爾管材、碩果電器建成投產,泗許高速一期、206國道改造項目早日通車,澮河蘄縣船閘如期竣工,京滬高鐵、宿淮鐵路、泗許高速二期和徐明高速、市區到蒿溝高鐵站連接線、元邦鋼鐵、匯源果汁二期、德利服飾和金黃莊、金獅、騎路孫煤礦加快建設,鄭徐客運專線、國電宿州電廠、盛達鐵礦、海螺水泥、蕭縣合成革和陶瓷產業基地盡早開工,以建設進度保障投資速度。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城鄉電網等項目建設,改善國省道干線及重要縣道,建設500千伏埇橋輸變電等電網工程。加強項目前期工作,力爭使華電二期、張大屯和朱樓煤礦盡早落地,加快推進大唐煤電、皖能宿州電廠、皖北矸石電廠、濟祁高速公路、新汴河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。積極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,順應產業政策,抓好項目對接和向上爭取,加強基礎設施、結構調整、節能環保、民生項目的謀劃和儲備,確?!?+3”工程儲備規模超過2000億元,省“861”項目儲備規模超過1400億元。完善領導聯系重大項目制度,加強項目分類調度,提高項目服務水平和效率。認真落實各項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,放寬市場準入,降低創業門檻,落實稅費優惠,激發全民創業的動力和活力。
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。順應消費結構升級,積極擴大商貿、旅游、文化等消費規模,引進新型流通業態和新的流通方式,培育新的消費熱點,促進節假日消費,主動引導消費預期,擴大即期消費規模。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,繼續推進“萬村千鄉”市場工程,加大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力度,提高“農家店”覆蓋率。組織落實好家電、農機、汽車、摩托車下鄉,啟動汽車、家電以舊換新,加快優質耐用消費品進入農村市場的步伐。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,推進廉租住房、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,擴大普通商品房供給,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。
(二)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。繼續實施工業五年擴張計劃,堅持一手抓總量擴張,一手抓結構調整,提升工業對經濟增長的主動力。
做大做強主導產業。依托煤電能源、農副產品加工、建材、機械制造等產業基礎,以骨干企業為依托,強化政策扶持,加快外延擴張,延伸產業鏈條,壯大規模實力,形成一批特色鮮明、體系完整的產業集群,加快打造千億元產業基地。深化企業內涵改造,重點推進虹光6萬噸胚芽油等30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,支持企業提高裝備水平,引導企業提升產業層次。認真落實相關扶持政策,加快企業退城進園建設步伐。支持皖北藥業、安特生化等企業實施戰略性重組,打造知名品牌,培育一批頂天立地的骨干企業,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00家,其中過億元企業110家,超10億元企業10家。加大擬上市企業輔導、扶持力度,推動優勢企業上市融資。全面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建設政策服務、創業發展、人才培育、銀企對接和科技創新平臺。
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。結合省十大新興產業振興規劃綱要,組織專門班子,實施重點攻關,力爭有更多項目列入省級規劃。加大力度,推進企業自主創新,整合各類扶持資金,組織實施5個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科技項目,推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,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和優勢產業。注重培養、引進和用好人才,建設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隊伍。
強力推進節能減排。推進高碳產業低碳化改造和低碳技術應用,抓好中元化工等節能改造項目,加強40家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監察。加大流域污染和重污染企業治理力度,加快污水處理管網建設,堅決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。
(三)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步伐。按照中央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要求,堅持城鄉統籌,同步推進中心城市、城鎮與新農村建設。
加速中心城市發展。圍繞中心城市“雙百”目標,深入開展“城市建設管理年”活動。充分發揮埇橋區、宿州經濟開發區的作用,共同建設皖東北中心城市。遵照南延、北擴、東進的思路,完成城市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,六個專項規劃、五個重點區域和兩個組團規劃編制工作,以規劃引領城市發展。堅持以項目為抓手,以大投入促進城市大發展,今年將組織實施“618”工程,計劃投資60億元,圍繞道路暢通、環境提升、安居保障、公共公益、商貿流通、民生建設、文明創建和老城改造等8個方面,重點建設100個工程項目,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,提升城市功能。圍繞建設汴河新區政務文教中心、開發區和西南片區物流商貿新區、道東和沱東片區循環經濟園區,分片制定推進計劃,創新開發模式、管理方式、運行機制、投融資體制,推進城市組團發展。按照“降低密度、轉移功能、緩解交通”的原則,加快中心城區和人民路兩側綜合開發,改善老城區居住環境。加大對城郊結合部、城中村、棚戶區的改造力度,繼續推進小街小巷綜合治理。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國家級園林城市,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,提升城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。高標準推進廣場綠化、道路綠化、庭院綠化,延伸城市綠化空間。
大力促進城鄉統籌。完成碭城、靈城總體規劃和泗城總體規劃審批,完成鄉鎮總體規劃修編調整和重點村莊建設規劃編制。加快各縣縣城建設步伐,加大投入力度,完善路網建設,提升配套功能,推進新區開發,拉開縣城框架。加快城鄉基礎設施體系、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向農村的延伸,逐步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明確、結構完善的城鎮體系。加快中心鎮建設,有效吸納和轉移農村勞動力,增強輻射帶動力。加快新農村建設,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,突出教育培訓、醫療衛生、基礎設施建設,繼續辦好“水電路氣房”五件實事,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。統籌推進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試點,努力使塌陷區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、長遠生計有保障。
(四)持續加強“三農”工作。多渠道增加“三農”投入,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。
加快現代農業發展。以爭創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和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契機,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。制定糧食、果蔬、畜牧和林木產業發展規劃、現代農業八個支撐體系建設規劃和現代農業核心區綜合發展規劃,出臺配套政策,創新體制機制。繼續實施農業產業化“532”提升行動,做大做強皖王等國家級龍頭企業,培育壯大省級龍頭企業,積極發展市級龍頭企業,力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200家,營銷收入突破200億元。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用,帶動農民在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增加收入。優化種植業結構,鞏固南糧、北果、中部經濟作物的特色優勢產業帶,大力發展無公害、綠色和有機食品,建設一批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,培育一批名優品牌。實施好糧食增產規劃,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,推進第五輪小麥高產攻關和玉米振興計劃。推進畜牧水產規?;】叼B殖,加大支持力度,建設一批高標準養殖小區。繼續實施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年規劃,抓好易澇農田和洼地綜合治理,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,推進土地治理項目,優化農機裝備結構,改善農業生產條件。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,認真執行小麥最低收購價,完善農業保險財政補貼。大力推廣沼氣、秸稈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術。強化農民負擔監管和重點監控,嚴厲查處各種亂收費行為。
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。全面落實省委、省政府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縣發展政策,進一步下放各類經濟社會管理權限。引導縣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,把握特色定位,選準適合本地條件、適應結構升級的產業,有針對性承接產業轉移,構建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,提升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的位次。全面落實擴權強鎮的政策措施,以規劃為龍頭、產業為支撐,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,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、板塊經濟,促進鄉鎮經濟增速提質。認真落實發展鄉村工業試點意見,加快推進鄉村工業集聚區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設,突出抓好試點工作。
(五)深入推進改革開放。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,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,增強發展活力。
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。穩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。繼續推進供銷系統企業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。在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的基礎上,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,鼓勵農民以轉包、轉讓、出租、互換、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流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。大力開展農村土地整治,改善農村居住環境,實現土地集約經營,盤活農村建設用地資源。穩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,加快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。鞏固完善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,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、“惠民直達工程”試點。扎實推進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,創新體制機制,強化政府舉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質,為群眾提供優質、安全、價廉的醫療服務。繼續深化國有集體企業改革,增強企業發展活力。健全綜合治稅機制,加大清費治亂力度,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,調整優化支出結構,積極培植財源,更好地發揮財政對轉變發展方式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作用。
持之以恒推進招商引資。主動參與泛長三角發展分工協作,積極舉辦各類主題招商活動,逐步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、有效性。主攻重點企業、重點行業特別是500強企業,大力招引戰略合作伙伴和配套企業,切實引進一批有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項目。完善招商體制,改善招商條件。堅持領導帶頭招商、小分隊駐點招商,深化產業招商、專業招商、以商招商、企業招商、行業商會招商,拓寬引資渠道。抓好在手項目的跟蹤落實,提高招商項目履約率、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。繼續強化與央企的對接,深化與馬鞍山市的合作,在更廣領域、更深層次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。辦好第四屆靈璧石文化節,積極參加上海世博會,廣交商界朋友,展示宿州形象。積極擴大進出口貿易,落實出口促進和鼓勵政策,抓好濃縮果汁、板材、服裝等出口基地建設,著力培植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出口龍頭企業。
全力加快開發區建設。按照3至5年全市六個省級開發區面積超百平方公里、產值過千億的目標,進一步完善、提升市縣(區)開發區發展規劃,加快基礎設施建設,增強承載能力,提高投資強度,把開發區打造成集聚產業、集聚資本、集聚人氣的平臺。圍繞爭創國家級開發區,加快宿州經濟開發區建設,打造產業、資金、物流三大鏈條,規劃建設五大產業園,努力構筑以工業經濟為主體、以現代物流園和商住新城區為兩翼的發展格局,當好全市經濟發展的龍頭。
(六)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。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,加快建設皖東北商貿中心。
拓展服務業發展內涵。全面提升商貿服務業,打造中心商圈,加快大型商貿服務設施建設,加快物流園區規劃建設,加快各類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建設,推動商業地產開發,發展連鎖經營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,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和網點布局,提升現代商務服務功能。特別要依托高速公路、鐵路建設,爭取國家對黃淮海地區小麥流出基地建設的支持,引進省內外知名商貿企業和物流企業,打造煤炭、糧食、鋼材、農資等一批現代物流基地。制定完善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,注重文化內涵提升,加快閔祠、虞姬和鐘馗文化園建設,推進蔡洼紅色旅游,深度開發五柳、皇藏峪、黃河故道風景區,高水準打造一批旅游精品,盡快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。積極發展中介、金融保險、信息等新型現代服務業態,大力發展融資、評估、擔保等中介服務組織。緊緊圍繞擴大內需、改善民生的需要,加快教育、衛生、交通、通信等方面配套功能建設,發展社區服務、教育培訓、健身休閑、養老保健等服務業。
提高金融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。積極適應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變化趨勢,加強政府對金融工作的指導。改善和強化政銀企合作,落實與金融機構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。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,發揮好國有商業銀行、農村信用社的主渠道作用,加大信貸投放力度,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。繼續爭取交通銀行、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,支持徽商銀行加快縣域網點布局,引進金融機構在泗縣、靈璧設立村鎮銀行,加快農村信用社向農村合作銀行過渡,推進靈璧農村合作銀行正式掛牌,逐步形成多元化、多層次的地方金融體系。加快組建小額貸款公司、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,解決農村發展資金難題。加強銀行業監管,引導民間金融機構規范發展,推進金融生態縣區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,改善金融生態環境。
四、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
堅持以人為本,辦好利民之事,盡好安民之責,讓人民群眾共享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。
精心實施民生工程。加大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的傾斜力度,集中力量為人民群眾多辦實事。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,將民生工程調整擴充到33項,新增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、社會(兒童)福利中心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、光榮院建設和農村清潔工程5項,擴面提標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、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、政策性農業保險、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6項內容,惠及更多城鄉居民。建立穩定多元的籌資機制,及時足額落實配套資金,抓好工程類項目建設。強化督促檢查,健全績效考核評價管理制度,確保民生工程扎實推進。
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。突出高校畢業生、農民工和就業困難群體,加強技能培訓、政策幫扶和援助,鼓勵支持更多的勞動者自主創業。認真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的各項政策,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就業援助活動,完善創業培訓、小額貸款、創業孵化等服務體系,多渠道拓展就業崗位。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。建立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,提高五保對象的供養水平,提高困難群體、優撫群體、孤老孤殘孤兒等特殊群體的生活保障水平。穩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,加快基本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市級統籌。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,逐步實現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制度全覆蓋。
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,合理配置教育資源,全面推進素質教育,繼續優化中小學布局,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,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和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水平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管理。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水平,一中新校區力爭明年秋季招生。加強職業教育,加快職教園區建設,促進宿州技師學院新體制盡快運轉,支持宿州衛校升格。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,提高籌資標準,參合農民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,參合率達到92%以上。加強醫療機構監管,堅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,讓參合群眾得到更多實惠。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,開工建設開發區醫院,完成縣醫院、中醫院、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建設工程任務。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,支持三級醫院創建工作。繼續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防治,嚴防疫情大范圍傳播。推進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,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。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資源,推進文化精品創作,廣泛開展特色群眾文化活動,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,重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建設文化產業園,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傳承弘揚宿州精神,加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,加快市民活動中心建設,不斷提高市民素質。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,積極備戰省十二運會。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體系,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,千方百計穩定低生育水平。認真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,依法管理宗教事務,推動清真寺和清真食品供應網點加快建設。支持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等人民團體參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。推進檔案、地方志、外事、僑務、對臺、地震、氣象、老齡、紅十字工作,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。
維護社會和諧安定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的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,加大重點領域、特殊行業、關鍵部位隱患排查治理力度,開展交通、防火安全等專項整治,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。暢通民意表達渠道,認真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,做好新形勢下各類群體性事件和其他突發事件規律性研究,健全預測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體系,把影響穩定的問題解決在基層、解決在萌芽狀態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,認真開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。改善政法系統基礎條件,推進公安“三項”建設,重視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,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,打造平安宿州。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,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。加強價格監測和預警,確保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穩定。支持駐宿部隊建設,加強國防動員、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,再創全國雙擁模范城。
各位代表,宿州的發展正處在奮力起跳的重要關口,各級政府要按照“四型”機關的要求,全面加強自身建設,推動經濟社會在科學發展軌道上健康運行。一要加強學習實踐,增強發展本領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,要按照學習型機關的要求,創新學習方法,健全學習制度,進一步鞏固擴大學習實踐活動成果,在保增長、調結構、惠民生的實踐中,著力提高戰略思維、創新思維、辯證思維能力,著力提高謀劃發展、推動發展的水平,不斷增強服務群眾、維護穩定的本領。二要強化宗旨意識,提高服務能力。堅持以人為本、人民唯上,強化為企業、為基層、為社會的服務理念,時刻關注企業經營狀況,倍加關心群眾冷暖疾苦,切實解決基層困難,全力保持社會安定。鞏固深化“四民”、“四企”活動成果,不斷提高政府決策科學化、民主化水平。加快推進政務公開,促進政府與企業、市民交流互動,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滿意度。三要立足高效務實,提升行政效能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,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推行“兩集中、兩到位”,推進基建項目聯合審批大平臺建設,加大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力度,優化經濟發展環境。切實精簡會議、壓縮文件,減少事務性活動,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解決問題上,放在工作落實上。加大督查和行政問責力度,確保政令暢通。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,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、工商聯、無黨派人士及人民團體的意見和建議,重視做好人大代表議案、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。四要堅持從嚴治政,倡樹清廉正氣。堅持“一崗雙責”,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,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。加強重大項目監察審計,認真執行和不斷完善項目招投標、土地出讓、政府采購等制度,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,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發生。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,自覺與廣大人民群眾同甘共苦。保持清廉本色,自覺做到思想不松防線,行動不碰紅線,做人不越底線,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。
各位代表!新的形勢下,把宿州崛起大業持續推向前進,是我們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。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,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同心同德,艱苦奮斗,合力攻堅,為全面開創宿州加速崛起的新局面,為建設開放、繁榮、和諧的新宿州而努力奮斗!